RCT DSl511在信息記錄中的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88691.htm
3 典型應用設計
3.1 硬件電路設計
圖2是DSl511用于某系統信息記錄的電路圖。
3.1.1 電源供電和電源檢測的實現
設計中,未使用VBAUX供電,而采用VCC和內置電池供電。當VCC高于電池電壓時,供電由VCC提供;當VCC低于電池電壓時,則切換至電池供電。
由于DSl511具有上電復位功能.故無需再使用專門的電源檢測器件。用戶僅需將DSl511的RST端與MCU的RESET端相連,且采用同一電源向DSl511和MCU供電。借助DSl51l的上電復位功能,檢測電源掉電或故障,以確保MCU處于安全的復位狀態直到正常電源恢復且達到穩定。對于需要使用看門狗定時器的系統設計,可將表1中的控制B寄存器的WDE位置l,即可使用DSl511自帶的看門狗定時器功能。
3.1.2 晶體和電池選擇
使用常規RTC必須選擇晶體和電池。而DSl511卻是例外,因為它具有內置晶體和電池。對于有振動要求的系統設計,采用DSl511可解決晶體和電池的抗振防護問題。
3.1.3 存儲器選擇
采用易失性RAM雖然存取速度較快,但由于其掉電易失性,設計時還需考慮數據掉電保護問題。傳統的數據掉電保護是掉電檢測電路。當發生掉電時,向MCU發出中斷,響應中斷后,在中斷服務程序中完成數據存儲。而用于數據存儲的RAM需要加備用電池。因此采用易失性RAM需大量占用硬件資源。而采用非易失性PROM雖然省去了備用電池,但存在使用壽命短、寫入時間長的問題。由于寫入時間長,還需考慮電路中的大電容,以提供必要的寫入電壓。如果電壓下降到系統無法工作時,數據還沒有寫完,那么數據存儲就會出錯。這將產生數據存儲不可靠的問題。而DSl511內置SRAM是一種靜態RAM,可反復讀/寫操作,掉電后與時鐘共用內置電池以確保數據不丟失。用其存儲數據既可省去掉電檢測電路和備用電池,又保證存取速度,而且使用壽命長。
3.2 軟件程序設計
圖3給出應用DSl511實現某系統信息記錄的主程序流程圖。對DSl511的讀/寫操作只需按照其相關時序即可實現。需要強調的是,初始化DSl51l時應根據實際需求設置寄存器,這樣做可減少初始化時間、提高程序執行效率。
4 結語
將DSl511應用于信息記錄,其軟硬件設計簡單,時間記錄準確,給長時間連續正常工作的設備和故障診斷帶來方便。目前,采用DSl511設計的信息記錄模塊已在某系統中通過調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實際應用中借助于DSl511的時鐘報警器、SRAM,還可以實現時間鎖定和密碼保護等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