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日系手機全線潰敗的原因

    日系手機全線潰敗的原因

    ——
    作者: 時間:2006-12-29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一:本地化不足

    在本地化方面,日本廠商遠遠落后于歐美廠商。除索尼愛立信和NEC之外,日系廠商的高層管理人員幾乎全部是日本人,自主決策的余地很小,對于中國市場的了解有限。

    二:產品單一

    的種類往往比較單一,研發中心多設在日本而不是中國,新品推出速度較慢,而且得不到消費者 青睞。以三菱為例,2001年成立三菱數源,5年來其發布的手機總共不到30款,完全無法同諾基亞、摩托羅拉等領先廠商相提并論。

    三: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在中國市場,以1500元以下的低端手機需求量最大。激烈的競爭使得手機利潤率迅速下降。日系廠商習慣于運營商補貼的業務模式,對于價格敏感度不高,加之生產和管理成本較高,使得在價格上缺乏競爭力。

    四:渠道失利之痛

    本地化不足,其高管幾乎全是日本人,缺乏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以及在價格上缺乏競爭力。在中國失勢的京瓷手機中國業務負責人孫有安對此感觸頗深。這家在日本有名的CDMA廠商,其負責中國手機業務的老板遠在日本,市場決策環節冗長,極大地限制了市場靈活性,只能在對手層出不窮的市場動作下艱難度日。

    五:不會再有機會

    在中國的全面敗退,已經將自身的缺陷完全暴露出來,特別是在市場營銷上的吝嗇,就已經宣告了他們雖然在3G技術方面有優勢,但仍然在中國市場上討不到好處。日系手機企業不懂市場營銷。特別是在廣告投放方面,更是他們的短板。過少的廣告投入,讓消費者根本無法得知日系手機的存在。日系手機將寶押在3G時代,雖有經驗但也無法撼動摩托羅拉、三星、諾基亞等巨頭的地位。3G時代來臨后,中國通信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雖然3G時代是以運營商為核心的定制手機模式,日本廠商對該模式輕車熟路。但中國市場并非日本市場的單純拷貝,全球的手機巨頭都在精心備戰。 要在中國市場卷土重來,日系手機企業的機會微乎其微,特別是在自身還存在市場決策不明、管理制度僵硬、市場營銷薄弱等問題的現狀下。誰能保證中國市場不會這樣說:永別了,日系手機!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讷河市| 灵台县| 诏安县| 永兴县| 河津市| 洛浦县| 汉沽区| 镇平县| 邯郸县| 会昌县| 天全县| 宝鸡市| 阳西县| 台东县| 阿图什市| 常宁市| 亚东县| 鄄城县| 正镶白旗| 科技| 青岛市| 沾化县| 灵武市| 桐乡市| 甘德县| 乐都县| 逊克县| 镇赉县| 绩溪县| 涟水县| 新兴县| 周口市| 惠安县| 绥芬河市| 陇南市| 利津县| 高雄县| 定兴县| 通辽市| 绵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