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動力鋰電池離散特性分析與建模

    動力鋰電池離散特性分析與建模

    作者: 時間:2011-10-27 來源:網絡 收藏
    3.2 電池模塊的動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78475.htm

      電池組的工作特征取決于電動汽車的結構型式和控制策略, 在典型的城市行駛工況中, 電池組處于頻繁往復的不同倍率充放電, 電池的極化電壓得不到恢復。鋰離子電池充放電時發生極化, 由于歐姆極化和正極和負極的活化極化、濃差極化的存在, 電池工作端電壓可由式( 9) 確定。

      式中, U 為電池端電壓; E 為電池電動勢, R 為極板歐姆電阻, Re 為電解液歐姆電阻, I 為工作電流, η為過電位。從式( 9) 可以看出, 電池工作電壓主要是由電池內部極化決定的, 在串聯電池組中, 流過每個單體的電流是相同的, 但單體工作電壓之間會存在現象。

    基于對兩種國產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模塊進行的恒流充放電試驗, 定義了用以描述電池模塊動態度對電池使用性能的影響系數: 充電容量損失系數εC和放電容量損失系數εd, 參見圖8 和表1、表2.

    表1 LiFePO4 電池模塊在不同工作電流時的容量損失

    表2 LiMn2O4 電池模塊不同溫度時的容量損失

      圖8 中充電部分, 顯示了電池模塊恒流充電過程中最先和最后到達充電截止電壓4.25V 的兩塊單體的電壓曲線; 在放電部分, 顯示了電池模塊恒流放電過程中最先和最后到達放電截止電壓2.5V 的兩塊單體的電壓曲線。相對于最理想的工作情況, 即電池組中單體電壓始終保持一致, 并同時到達截止電壓。Q C,min 代表實際充電容量, Q C,max 代表理想的最大充電容量, 即電池模塊內電池電壓完全一致, 同時到達最高充電截止電壓時的充電容量。Q d,min 代表實際放電可用容量, Q d,max 代表理想的最大放電容量, 即單體工作電壓完全一致, 同時到達最低截止電壓時的放電容量。由于電池單體電壓之間的離散, 電池組( 模塊) 的充電接收能力和放電可用容量都會有所損失。因此定義εC和εd 如下:

      由表1 知, 對處于壽命初期的電池模塊來說, 在一個較短的時間歷程內( 1 個月) , 不同倍率充放電電流對電池模塊內動態離散度的影響是有限的。εc和εd基本穩定, 沒有較為明顯的趨勢性變化。

      由表2 可以看出, 隨著溫度的升高, 鋰離子電池內部活性物質的利用率逐漸增大, 可用容量增加; 在低溫時, 由于鋰離子在碳負極材料內部擴散速度變慢, 占據嵌鋰位置的部分鋰離子無法脫嵌, 不能參與放電過程, 導致隨著溫度的下降, 電池模塊可用容量顯著減少, 但是單體電壓不一致性的相對規律幾乎不受影響。

      由表1 和表2 試驗數據看出, 以上兩電池模塊的一致性表現良好。由于實驗室設備和時間限制, 沒有考察兩組電池模塊在使用壽命中后期的離散度惡化程度, 即電池深度充放電循環和擱置狀態下容量衰減帶來的離散度變化。

      4 電池組均勻性的影響因素和控制方法

      4.1 電池組均勻性的影響因素

      ( 1) 生產階段的因素。在生產過程中, 由于工藝和材料的問題會造成電池活性物質、隔膜、電解質等的微小差異, 使得同一工廠生產的同一批次、同一型號、同一規格的電池也不會完全一致, 這是造成電池組離散現象的最初根源。

      ( 2) 使用過程的影響因素。a.過充電、過放電, 電池處于在高荷電狀態( SOC>0.9) 、低荷電狀態( SOC0.1) 下工作, 會導致電池組內部均勻性急劇惡化; b.

      單體的容量、SOC 和充放電效率存在的差異; c. 溫度的影響, 包括電池組內單體與單體之間的溫度差異、單體電池自身不同部位的溫差、工作環境溫度的高低, 在短期內對電池均勻性的影響并不顯著; 但在電池壽命中后期階段的使用中, 由于兩類溫度差異的存在或者工作環境溫度長期偏離最佳使用溫度, 也會對均勻性造成不良影響; e. 各電池單體極板的腐蝕速率和自放電率的不同, 造成容量衰減的差異。

      4.2 電池組均勻性的控制方法

     ?。?1) 生產過程中對電池均勻性的控制。電池的結構設計要符合大規模機械化生產設備的要求, 通過自動化生產設備和正確的生產工藝, 尋找到能夠控制產品質量的工藝方法, 保證電池單體在內部結構和材料體系上的均勻性。

     ?。?2) 使用過程中對電池均勻性的控制。a. 優化電池配組應用技術, 改進分選匹配技術, 保證電池組在使用壽命初期的均勻性; b. 優化電池內系統的設計,使電流密度盡可能均勻, 盡量弱化電池內部自身溫度不平衡的狀態, 確保使用過程中電池本體溫度變化一致; c. 采用盡可能減小電池接觸電阻的連接方式, 提高電池組的功率性能, 同時也可以減少電池的局部溫升; d. 準確測試每塊電池表面的冷卻風量、溫度和流速, 選擇科學、合理的通風結構, 使整個電池組的溫度場得以均勻, 以保證電池組使用過程中的環境一致性。

      5 結語

      運用數理統計工具對鋰離子電池組( 60 單體) 恒流放電的電壓離散度進行了統計, 并對該電池組的離散化程度進行了定量研究, 對于保證電池組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是很有意義的。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衢州市| 建德市| 桐梓县| 宁化县| 怀柔区| 太和县| 江川县| 江城| 吉木萨尔县| 济南市| 井冈山市| 云梦县| 沈阳市| 丰原市| 金堂县| 青岛市| 合水县| 广丰县| 崇州市| 调兵山市| 柳江县| 白城市| 赤壁市| 临邑县| 垫江县| 抚松县| 合山市| 台北市| 那坡县| 长沙县| 靖江市| 新田县| 藁城市| 永善县| 抚州市| 佛冈县| 清水河县| 安庆市| 连南|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