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信號鏈基礎:時鐘抖動解秘――高速鏈路時鐘抖動規范基礎知識分享

    信號鏈基礎:時鐘抖動解秘――高速鏈路時鐘抖動規范基礎知識分享

    作者: 時間:2011-05-27 來源:網絡 收藏
    用于在更遠距離對日益增長的海量數據進行傳輸的一些標準不斷出現。來自各行業的工程師們組成了各種委員會和標準機構,根據其開發標準的目標(數據吞吐量和通信距離)確定預算;同時還要考慮到組成通信的模塊的局限性。
    方程式 1
    其中:TJSYS 是總,而 1UI 為1個單位時間間隔(1 比特時間)
    (TJ) 包括每個子系統決定性抖動和隨機抖動的和。由于隨機抖動自身的屬性,進行這種求和時需要特別注意。隨機抖動呈現高斯(隨機)分布,并且無邊界。因此,隨機抖動可表示為一個 RMS 值,并且在規定測量/整合帶寬范圍內對其進行估算。例如,1 所示接收機的抖動測量帶寬便為 f2 - f1(參見2)。這是因為接收機鎖相環路 (PLL) 追蹤 f1 以下的抖動(從而排斥它),而發射 PLL 的頻率上限為 f2。從接收機的角度來看,使性能降低的隨機抖動降至這些限制之間。
    2通信隨機抖動測量帶寬
    由于隨機抖動是隨機過程產生的結果,系統總隨機抖動的計算需要進行方和根 (RSS) 計算,如方程式2所示:
    方程式2
    決定性抖動源和的計算很簡單:
    方程式 3
    最后,可對系統總抖動進行估算,由此可以實現鏈路預算;但是,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這種計算涉及統計數學。需要用到一種被稱之為 Q 因數的參數(參見表 1)。Q 因數的大小具體取決于誤碼率 (BER),同時還要根據鏈路性能/可靠性目標來選擇。由于隨機抖動的無邊界屬性,(最終)會出現誤碼。例如,10-8 的 BER 意味著,每發送 100,000,000 比特便會有一個比特被錯誤解釋。現代的通信系統通常會要求一個達到或者超過 10-12 以上的 BER。
    系統總抖動(以及鏈路預算)可使用方程式 4 計算得到:
    方程式4
    例如,10-14 的 BER 時,總抖動為:
    方程式 5
    1Q 因數和誤碼率
    本文討論了構成總抖動預算的一些參數。下一次,我們將探討,并研究隨機抖動和相位噪聲之間的關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孝感市| 富宁县| 西藏| 利津县| 嘉义县| 大石桥市| 石阡县| 龙游县| 上栗县| 池州市| 怀化市| 延长县| 东方市| 瑞金市| 普兰店市| 托里县| 海南省| 麻栗坡县| 阜新市| 平乡县| 富阳市| 嘉峪关市| 青海省| 肇庆市| 剑阁县| 阳信县| 吴忠市| 蓝田县| 五寨县| 泽州县| 福清市| 峨眉山市| 民权县| 法库县| 正阳县| 延川县| 青海省| 开江县| 蓬安县|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