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網絡規劃覆蓋分析的仿真技術研究
摘要:CDMA網絡的覆蓋、容量和質量不是相互孤立而是互相制約的,從而導致了網絡覆蓋規劃的復雜性。針對CDMA網絡覆蓋的復雜特點,對網絡規劃中的覆蓋分析做了詳細的研究,在仿真關鍵參數導頻強度設置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最后在U-NET仿真系統中對提出的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實驗證明當網絡負荷增加到設計負荷時,仍然不用對網絡進行大量的調整,網絡也不會出現覆蓋空洞,用戶依然能夠比較正常地進行通話,保證網絡質量。
關鍵詞:網絡規劃;覆蓋分析;鏈路參數;仿真參數
0 引言
網絡覆蓋分析是網絡規劃中的重要步驟,也是衡量一個網絡優劣的關鍵。CDMA網絡的覆蓋、容量和質量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制約的,從而導致了網絡覆蓋規劃的復雜性。覆蓋分析首先要是要進行鏈路預算,其次必須進行規劃區域的劃分,根據不同的區域特點選擇正確的傳播模型,最后在得到的小區范圍內進行業務建模和業務預測,可以判斷是覆蓋受限還是容量受限,最后確定小區的覆蓋范圍。
本文研究了CDMA網絡規劃仿真系統,該系統能模擬CDMA網絡的調節機制,通過前反向鏈路的功率控制自行調節將干擾最小化,實現網絡容量的最大化和覆蓋的最優化。對CDMA網絡規劃的關鍵參數提出了新的方法,分析了仿真結果并做了分析比較。實驗證明當網絡負荷增加到設計負荷時,仍然不用對網絡進行大量的調整,網絡也不會出現覆蓋空洞,用戶依然能夠比較正常地進行通話,并保證網絡質量。
1 覆蓋分析基本方法
覆蓋分析一般分三步進行:調查并對覆蓋區域進行區分;進行鏈路預算;選擇傳播模型。結合覆蓋區域的容量需求仿真得出網絡覆蓋范圍。
規劃區域劃分:不同的覆蓋區域有不同的覆蓋策略和要求,所以首先對覆蓋區域進行分類。根據無線傳播環境可分為密集市區、市區、郊區(鄉鎮)和農村四大類。除了上述四大基本區域類型外,還有山地、林區、湖泊、海面、島嶼等特殊地形,由于各種地形的無線傳輸環境千差萬別,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鏈路預算:對通信鏈路中的增益與損耗進行核算。即計算在一個呼叫連接中、保持一定呼叫質量下,鏈路所允許的最大傳播損耗。通過鏈路預算考慮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之間的傳播損耗差異,很顯然實際的覆蓋范圍應由覆蓋較差的一方決定。因此一個優良的系統應在設計時就要做好鏈路預算,使覆蓋區內的反向信號與前向信號達到平衡。在CDMA無線設計時,對前向鏈路預算進行估算意義不大,因為前向鏈路預算不可預測因素較多,而在反向鏈路預算中各種因素或為已知或可準確估計,因此結果較為可靠。一般來講CDMA系統主要是反向受限,計算反向鏈路更有實際意義,則反向最大損耗為:
式中:Mf為陰影衰落余量;MI干擾余量;Lp為地物損耗;Lb為人體損耗。在特定的環境和上述參數采用缺省設置時,可變的是干擾余量MI(與系統容量相關),反向鏈路最大損耗會隨著干擾余量的改變而變化。CDMA系統是一個白干擾系統,干擾余量表示CDMA系統自身的干擾使背景噪聲提高的程度,以dB表示為:
下面給出對于幾個不同的負載因子的干擾余量取值:μ=50%,MI=3 dB;μ=60%,MI=4 dB;μ=75%,MI=6 dB。本文采用的網絡負載因子為75%。
傳播模型的選擇:傳播模型是移動通信網小區規劃的基礎,模型的準確與否關系到小區規劃是否合理,運營商是否以比較經濟合理的投資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多數模型是預期無線電波傳播路徑上的路徑損耗的,所以傳播環境對無線傳播模型的建立起關鍵作用。
Okumura-Hata模型最為常用,根據Okumura曲線圖所做的經驗公式,該模型由在日本測得的平均測量數據構成,其頻率范圍為150~1 500 MHz。市區的路徑損耗中值可以用下面的近似解析式表示:
式中:f為載波頻率;hb為基站天線高度;hm為移動臺天線高度;d為收發距離;a(hm)為增益校正因子。
該模型采用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分為市區、郊區、農村三種情況考慮,并對這三種不同地區修正模型增益校正因子。在使用該模型時要結合本地的地形地物特性做修正。
2 仿真關鍵參數設置
對CDMA這樣的復雜系統,影響因素眾多且相互制約,理論上的覆蓋預測值往往誤差較大,而采用系統仿真則能夠通過模擬系統工作過程,得到滿足容量需求的覆蓋結果,合理估計網絡規模和投資規模,指導運營商在容量、覆蓋、質量三者間尋求最佳點。華為的U-Net仿真系統能仿真這個網絡的調節機制。本文采用仿真的方法對網絡規劃進行覆蓋分析,在仿真關鍵參數導頻強度的設置上提出了一些方法。
Ec/Io:這是一個反映手機端當前接收的導頻信號(Pilot)的水平,反映了手機在這一點上多路導頻信號的整體覆蓋水平,Ec/Io越大,說明有用信號的比例越大。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