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由于新型組件的出現,我們需要對接收器架構進行硬件比較

    由于新型組件的出現,我們需要對接收器架構進行硬件比較

    作者:ToddNelson 時間:2012-07-3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直接轉換架構舉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35211.htm

      就 4 個直接轉換通道而言,我們僅有的選擇是獨立 I/Q 解調器,因此需要 4 個這種采用 5mm x 5mm QFN 封裝的器件。有些器件 (例如 LT5575) 有集成的 RF 和 LO 平衡-不平衡變換器,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外部組件數。有一點濾波是有益的,當然還有一些小型旁路電容器。就低通而言,多節 L-C 和 R-C 電路就可完成任務。就增益級而言,-AB 也是適用的。作為 4 通道器件,它僅支持兩個直接轉換通道,因此還需要第二個這樣的器件。

      在這個例子中,有源組件的數量是 6 個,還有 84 個小型無源組件,參見圖 4??傮w面積大約為 27mm x 24mm = 648mm2。就功率計算而言,這個例子使用 LT5575 I/Q 解調器和兩個 -AB。4 個通道的總體功耗是 5.1W,其中不包括電阻性分壓器中可能消耗的功率。不過,ADC 以 125Msps 速率采樣,該采樣率是常見的,但是有可能超出了 10MHz 所需。在 65Msps 采樣率時,可以在 ADC 功耗低得多的情況下實現同樣的功能。重新計算功耗,得出新的總體功耗是 4.6W?! ?/p>

     

      感覺與現實

      并不算很多年以前,超外差式接收器每通道要運用多個混頻器和多個 SAW 。那時 SAW 的尺寸可能是 25mm x 9mm。無源核心混頻器需要額外的增益級,以抵消插入損耗。這不算久遠的歷史給人們留下的感覺是,超外差式接收器和直接轉換接收器硬件復雜性之間的差距很大。以百分數計算,用于超外差式接收器的電路板面積比直接轉換接收器的大 39%,按照這個百分數看,差別是很顯著的,但是考慮真實的 PCB 面積時,差別就沒有這么大了。903 mm2 的 39% 是 352 mm2,大約有拇指印那么大。基于百分數看,功耗差別根本不明顯。

      當然,超外差式接收器的尺寸和功率有極大弊端這種感覺是相對于基站接收器本身的總體尺寸而言的。就一個傳統的機架式系統而言,拇指大小的 PCB 面積可能不算什么。而就一個纖巧和能放入手掌中的基站而言,拇指大小的 PCB 面積就非常大了。

      現實情況是,集成在繼續,有時緩慢,有時是飛躍式的。電路板空間和功耗的減少也許在更大程度上適用于一種而不是另一種架構。最近,適用于超外差式架構的例子是 LTC5569 雙通道有源混頻器等產品。本文作者尚不知道,有任何雙通道 I/Q 解調器可用于蜂窩基站應用,盡管適用于頻率范圍較低的其他應用之這類解調器確實存在。最近適用于兩種架構的集成例子是集成了放大器的 四通道 ADC。該器件的 LVDS 串行接口不僅允許 ADC 更小,而且可允許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FPGA) 或數字信號處理器 (DSP) 也比具并行接口的 4 通道 ADC 所用的小。不過,直接轉換架構仍然需要兩倍數量的 ADC。

      以上探討的例子假設,蜂窩基站的性能要求是整個鏈路都需要高性能組件。例子中所用產品運用了優化的半導體工藝,例如硅鍺 (SiGe) 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MOS) 工藝,如果不優化,那么使用這些工藝不可能實現相互集成,或者至少不會沒有性能惡化。某些尺寸基站的性能要求也許是,允許使用高度集成的單芯片收發器,例如毫微微蜂窩。這類芯片中集成模塊的改進將允許該類芯片應用于較大型的基站。在這里,這兩種架構遇到了一個障礙:信號濾波器。直接轉換接收器使用的低通濾波器能在芯片中實現。迄今為止,超外差式架構中使用的帶通濾波器已經證明極難在芯片中實現。這是當下的現實情況,但未必是永久性的障礙。也許有一天,技術突破會發生,內置的高度選擇性帶通濾波器變得可行了。直到這時,直接轉換接收器架構有一個顯著優勢,因為有可在性能允許的情況下集成整個接收器鏈路。

      結論

      面向基站的直接轉換接收器架構比超外差式接收器架構簡單,至少就硬件而言是這樣。最近出現的產品允許實現比以前小得多的多通道超外差式接收器。盡管基于百分比的比較來看尺寸仍然較大,但是差別也許并不顯著。因此,超外差式架構有望繼續成為蜂窩基站首選接收器架構。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池县| 凉城县| 曲水县| 梅州市| 剑阁县| 新民市| 泾阳县| 甘德县| 遵化市| 齐齐哈尔市| 乐平市| 临安市| 嵊州市| 双桥区| 海安县| 台湾省| 巴里| 玉树县| 日土县| 襄城县| 湟源县| 萍乡市| 南部县| 海丰县| 水城县| 泸西县| 平江县| 台州市| 玉田县| 奇台县| 大足县| 伊川县| 绥中县| 安国市| 沽源县| 永寿县| 柘城县| 大方县| 马边| 龙游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