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我國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應用試點正式啟動

    我國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應用試點正式啟動

    ——
    作者: 時間:2006-06-08 來源:eNet 收藏

    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張琪日前指出,射頻識別技術()作為本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信息技術之一,已得到全球業界的高度重視。在我國隨著金卡工程建設和IC卡應用的蓬勃發展,技術已在行業性IC卡工程中得到應用。 

      張琪表示,中國擁有產品門類最為齊全的裝備制造業,是全球IT產品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也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國,這些都為我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RFID應用試點與示范工程的啟動,正推動著我國金卡工程建設從以城市應用為主,開始進入到工農業生產第一線。行業性IC卡應用工程陸續啟動,IC卡已在我國金融、電信、社會保障、稅務、公安、交通、建設及公用事業、石油石化、組織機構代碼管理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發卡總量已達25億張。我國IC卡年均發卡量已占到全球發卡總量的15%。 

      目前我國從事與IC卡相關產品研發與生產的企業約有2800家,從業人員約有10萬人。從芯片設計、模塊封裝、卡片和讀寫機具的開發生產、卡操作系統以及應用軟件開發,到提供各類整體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服務,以及智能卡生產用專用設備,已形成完整的智能卡產業鏈,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目前國內自主研制的各類卡、讀寫機具、應用軟件及系統產品已占據了國內IC卡市場80%以上的份額。國產計算機、通信和網絡產品,以及金卡工程城市信息交換中心大型應用軟件系統等都得到了大規模運用,為金卡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物質保障。 

      張琪說,我國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采用了RFID技術制成非接觸式IC卡身份證,現已換發1.1億張,計劃至2008年將達9億張。在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各類電子證照與重要商品防偽、特種設備強檢、信息安全管理、動植物電子標識以及現代物流管理等領域先后啟動了RFID應用試點。我國RFID產業也在智能卡產業的基礎上,根據市場與應用需求,進入了初創階段。在芯片設計與制造、電子標簽封裝、各類讀寫器的研制以及應用軟件開發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等方面取得實際進展。 

      張琪透露,國家金卡辦已把RFID技術與電子標簽應用正式列入國家金卡工程年度重點工作,并列入“十一五”規劃的重點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經過一年多的調研和探討,經有關行業和地方申報,目前已在有條件的部門和地方啟動了RFID試點工作,正積極、穩妥地推進RFID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把RFID電子耳標用于牲畜養殖、食品加工產業鏈,建立電子標識系統,進行實時、動態、可追溯的信息管理。面向工業生產過程與安全生產管理,把RFID用于公共安全、生產管理與控制,目前正在貴州(山西、內蒙)進行試點。此外還將進行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重要物品的防偽和安全管理、數字旅游產業與現代服務業。 

      張琪強調,中國發展RFID技術、電子標簽產業與應用,涉及眾多行業和政府部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絕非任何一個部門和地方能獨自完成的。要充分發揮和調動各級政府部門、各地區、行業和企業的積極性,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國家金卡工程RFID應用試點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周县| 浦江县| 石楼县| 明光市| 乡宁县| 衡水市| 高平市| 屏南县| 革吉县| 云浮市| 济阳县| 江门市| 扎鲁特旗| 北碚区| 关岭| 积石山| 灵丘县| 时尚| 博爱县| 清涧县| 阳曲县| 永春县| 阳曲县| 娄底市| 宁武县| 肃宁县| 成都市| 襄城县| 鹤庆县| 平顺县| 定西市| 东海县| 嘉义县| 阿拉善右旗| 阿克苏市| 乌苏市| 南川市| 融水| 奉节县| 资阳市| 汉川市|